貼近原始的自我 放慢傾聽身體的聲音
悅近自然養身會所
Natural Relax Massage
For Male Body
【按按手部可強健五臟六腑,幫助緩解全身疾病】
按按手,不僅能讓精神變好,還能保養五臟六腑、促進健康,「全身腰痠背痛」、「老是疲憊不堪,動不動就覺得累。」、「腦袋昏昏沉沉,擠不出任何新點子。」相信這是不少人共同的心聲,「壓力太大、體力變差、老了吧!」。其實這些是 內臟衰弱 的警訊,中醫的五臟六腑指的是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;膽囊、胃、小腸、大腸、膀胱、管轄心血管循環的心包,加上主掌內分泌系統的三焦,合稱 十二臟腑 ,而連結臟腑的情報系統就是負責輸送「氣」(能量)、「血」(滋養物質)的 十二條經絡,一旦經絡堵塞、氣血受阻,內臟就會失衡,身體自然不適,長期累積就成了疾病。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平常看起來還好,卻突然內臟衰竭而死,可見保持經絡暢通是維持臟腑機能的重要關鍵。
十指連心
人體十二經脈的起點或終點都在身體末梢,其中六條走到雙手,停在十根指頭,打開手心有三條陰經走到大姆指、中指、小姆指(手三陰經:手太陰肺經 、手厥陰心包經 、手少陰心經);翻到手背則有三條陽經走到食指、無名指、小姆指(手三陽經:手陽明大腸經 、手少陽三焦經 、 手太陽小腸經),與全身各臟腑、組織、器官溝通,大約有91個穴位,可以反映全身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。按壓這些穴位,幾乎可以緩解全身疾病。
手陽明大腸經與手太陰肺經相表里,本經起於商陽,止於迎香,左右各20個腧穴,本經不通的常見症狀:牙痛、頭痛、口乾、咽喉腫痛、鼻衄、鼻流清涕、皮膚過敏;青筋、斑點多、腸胃功能減弱;肩周痛,頸腫痛、上肢伸側前緣及肩部疼痛或運動障礙等,本經主治:頭面五官疾患、熱病、皮膚病、腸胃病、神志病等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。
手少陽三焦經與手厥陰心包經相表里,本經起於關衝,止於絲竹空,左右各23個腧穴,本經不通經常見症狀:偏頭痛、頭暈耳鳴,上熱下寒;手足怕冷、倦怠易怒;皮膚容易過敏;肌肉關節酸痛無力、食欲不振。本經主治:側頭、耳、目、咽喉、胸脅部病證和熱病。如偏頭痛、脅肋痛、耳鳴、耳聾、目痛、咽喉痛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。
手太陽小腸經與手少陰心經相表里,本經起於少澤,止於聽宮,左右各19個腧穴,其中8穴分布於上肢背面的尺側, 11穴在肩、頸、面部,本經不通常見症狀:患者主要症狀在頭部兩側及耳部,有癲癇、痙攣、喉間痛、下頰腫、肩臑痛、耳聾、目黃等;小腹繞臍而痛、心翳氣悶、頭頂痛;容易腹瀉、手腳寒涼;吸收不良、虛肥;肩周炎,本經主治:腹部小腸與胸、心、咽喉病症,某些熱性病症,神經方面病症和頭、面、頸、眼、耳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之病症。
11.天宗
12.秉風
13.曲垣
14.肩外俞
15.肩中俞
16.天窗
17.天容
18.顴髎
19.聽宮
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里,本經起於中府,止於少商左右各11個腧穴,本經不通的常見症狀:怕風、易出汗、咽乾咳嗽;過敏性鼻炎、皮膚乾燥、容易過敏;動則氣短、胸翳、面色皮膚無華,本經主治:喉、胸、肺等處疾病及有關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証。
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里,本經起於天池,止於中衝,左右各9個腧穴,本經不通的常見症狀:失眠多夢、易醒難入睡;心煩健忘、胸翳、口乾;神經衰弱。本經主治:心、胸、胃、神志病證。如心痛、心悸、胃痛、嘔吐、胸痛、癲狂、昏迷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。
-
天池
-
天泉
-
曲澤,合穴
-
郄門,郄穴
-
間使,經穴
-
內關,絡穴,八脈交會穴,通陰維脈
-
大陵,輸穴,原穴
-
勞宮,滎穴
-
中衝,井穴
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表里,本經起於極泉,止於少衝,左右各9個腧穴
,本經不通的常見症狀:心煩、心驚、心悸,心悶;短氣、上氣有壓力感、憂鬱易怒;口腔潰瘍、口乾、口臭,本經主治:心、胸、神志病證及本經循行部位的病變。
-
極泉
-
青靈
-
少海,合穴
-
靈道,經穴
-
通里,絡穴
-
陰郄,郄穴
-
神門,輸穴、原穴
-
少府,滎穴
-
少衝,井穴
而另外六條通達腳趾的經脈也可以透過相似的經氣,在手上得到表裡的對應。
的確,雙手匯通全身經脈,既然雙手與五臟六腑密切連結,我們其實就可以開始按摩捏捏手保健康。
開井穴,調節五臟六腑、緩解焦慮
如果雙手是能一窺健康的門戶,那位於手足之端、也就是經脈終始點的井穴,就是身體與外界溝通的窗口。
《黃帝內經.靈樞》將井穴喻為水之源頭,是精氣所出的部位,對於調節臟腑、氣血、經脈之氣有相當重要的作用。
裡頭也提到,「病在臟者取之井」。顯見,透過井穴,可以治療相應臟腑的疾病。
循著連接手指的六條經絡及其相應經氣:
1.大拇指的少商穴對應肺、脾;
2.食指的商陽穴對應大腸、胃;
3.中指的中衝穴對應心包、肝;
4.無名指的關衝穴對應三焦、膽;
5.小指的少澤穴對應心、腎;
6.小指的少衝穴對應小腸、膀胱。
井穴有清熱、醒腦、安神的作用,一般平時可以透過井穴按摩來保養身體,精神不濟時,開過十指井穴也能活絡臟腑、重拾元氣。
突然感覺焦慮不安時,按壓手指甲床兩邊的「井穴」,尤其中指、無名指,分別有心包經、心經通過,按壓後對鎮定情緒有很好的效果。
此外,指節上也有直接對應五臟六腑的穴位,也可按一按,也能讓身心更為舒暢。
拇指對應肺部經絡,能反映肺部的狀況。
食指對應大腸經絡,能反映胃、腸和消化器官的狀況。
中指對應心包經絡,反映五官、肝臟的狀況。
無名指對應三焦經絡,反映肺和呼吸系統的狀況。
小指對應心、小腸經絡,反映腎臟、循環系統的狀況。
手指與五臟的關係
脾經在大拇指末節。在孩子的大拇指肚順時針方向旋轉推動能補脾;將大拇指伸直,由指端向指根方向推動能瀉火。兩者統稱推脾經,可以治療孩子腹瀉、便秘、食欲不振等。
肝經在食指末節。
由指端向指根推動,能治療煩躁不安、驚風、口苦等病。
心經在中指末節。
由指端向指根方向推動,能治療高熱引起的神志不清、口舌生瘡、小便發黃等病。
肺經在無名指末節。
在孩子的無名指指肚順時針方向旋轉推動能補肺氣,由指端向指根方向推動能清肺,可治療咳嗽、氣喘、虛汗等病。
腎經在小指末節。
在孩子的小指肚順時針方向旋轉推動能補腎,可治療發育不良、慢性腹瀉、遺尿、虛喘等病。
手指鞤助看出身體健康狀況
健康的手指都一樣:指甲呈粉紅色,有光澤,厚薄適中,軟硬適度,不易折斷,表面光滑,指甲根部半月形(甲半月,又叫健康圈)呈白色。
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:
甲半月顏色
灰色:可能精力弱,容易引起貧血、疲倦、乏力。
粉紅:可能臟腑功能下降,體力消耗過大,容易引起糖尿病、甲亢等病症。
紫色:容易引起心腦血管血液迴圈不良,供血供氧不足,易出現頭暈、頭痛、動脈硬化。
黑色:多見於嚴重的心臟病、腫瘤或長期服藥者。
甲半月面積
最好:面積占指甲1/5。
小於1/5:表示精力不足,腸胃吸收能力差。如甲半月突然晦暗、縮小、消失,應早期預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、腫瘤、出血等。熬夜、性過多時,甲半月也會消失,很難再長出來。
大於1/5:多為心肌肥大,易患心腦血管、高血壓、中風等疾病。
指甲狀態
色澤發暗,有多條豎線分佈:這是體內水分不足的體現,並且該手指對應的體內器官和組織功能虛弱。
色澤發暗,凸凹不平,有多條橫線分佈:這是貧血以及營養不良的體現,或者數月前曾身體不調。
按壓食指下的第二掌骨側,速診全身
除了平時的保養,我們其實也可以從手部窺見身體的健康狀況。
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,多半有不明原因的頸部痠痛、喉嚨痛、胸痛、胃痛,甚至小指內側、靠近無名指的整條手少陰心經會麻、有緊縮感。
然而,一般人對經絡循行以及相關症狀的對應並不熟悉,因此,中國全息生物學創始人張穎清提出的第二掌骨側速診法,方便民眾留意自己身體哪個部位可能出問題的參考。
全息指的是人體的縮影。 張穎清提出,食指下的第二掌骨直接對應全身,從最靠近指尖的位置算起,分別對到:頭、頸、上肢、肺心、肝、胃、十二指腸、腎、腰、下腹、腿足,堪稱是人體縮小版。
雖無法直接確認身體哪裡出問題,不過倒是個做為參考的警訊。張穎清提出,同手對應身體同側,頭部則相反,每天建議按壓2~3次做為保健,可在痛點稍做停留,有益對應器官。
按摩手指能養生
按摩拇指可緩解過敏性皮炎、脫髮、喉嚨痛。
按摩食指可緩解便秘、食欲不振、胃痛、慢性胃炎。
按摩中指可緩解疲勞、食欲旺盛、耳鳴、頭暈。
按摩無名指可緩解感冒、咽喉疼痛、頭痛、尿頻、汗多、宮寒。
按摩小指可緩解肩痛、腰痛、月經不調、視疲勞、肥胖、失眠。
我們根據身體不同地方的疼痛感去選擇需要按摩的部位,選擇不同的手指進行按摩,經常按摩手指可以幫助你健康活血有效保持身體健康。
拍拍手.緩解疲勞
利用手部反射區來調理疾病,適合各年齡段人群,簡便易學,且行走、座談、聊天、晨練等都能同時進行,非常方便。
兩手掌相互拍擊,可以改善血液,加強內臟功能、調節心情;兩手背互擊,可調節生殖系統毛病,可以有效緩解疲勞。
每日搓手可以增強抵抗力
搓法:一隻手固定,轉另一隻手的大魚際,兩手上下交替。兩個大魚際向相反方向對搓,大約搓一到兩分鐘,整個手掌便會發熱。
這樣做可促進血液循環,強化身體新陳代謝,所以能增強體質。